說說要求較高的工件對滲碳爐工藝的要求
對于性能要求很高,或是本質粗品粒鋼制成的零件,應用滲碳爐滲碳后應采用二次淬火工藝方法,初次淬火加熱溫度在Ac3以上(約850-900℃),目的是細化表層組織,改良心部性能,同時可以清理掉表層的網狀碳化物。對心部要求不太高時,可以用正火代替初次淬火。二次淬火加熱至Acl~Acm,進行不全淬火,目的是細化表層組織,使表層獲得細小的隱晶馬氏體加均勻而細小的顆粒碳化物組織,并減少殘余奧氏體量。二次淬火后進行低溫回火。
工件經過滲碳爐的滲碳、淬火和低溫回火后,工件的表層oc0.8%~1.0%,組織是回火馬氏體加均勻分布的細小顆粒狀碳化物和一部分殘余奧氏體,硬度約為≥58(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回火溫度)HIRC心部的組織和性能則隨鋼種而異。對于低碳鋼,它在奧氏體狀態穩定性差,淬透性差,在淬火并回火后心部組織是鐵素體十珠光體或是鐵素體十索氏體,硬度低,約為185~204HBS。對于低碳合金鋼視其淬透性和工件尺寸,可以獲得回火馬氏體加鐵素體組織,或是托氏體(或索氏體)加鐵素體組織硬度較高,具有高的強度、初性和塑性。對于一些廠內現生產的齒輪、齒軸件大都是大型重載齒輪、齒軸,選用20 Crmnmo、20 CRNIMO、2 OCRNI2Mo、17C2Ni2Mo等,經過滲碳、淬火、低溫回火后其心部是低碳馬氏體,硬度可達30~45HRC,綜合力學性能也較好。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于要求高的工件,或是深滲碳層的工件,有廠家也曾試驗采用滲碳爐的滲碳二次淬火工藝,但由于工藝把握的不準確,使得一些滲碳淬火工件的表面硬度達不到正常的硬度,而且隨著淬火次數的增多,硬度不會增加,只是越來越均勻,對此,廠家做了多次分析和實驗,從工藝方法入手,改進并修正了工藝方案。下期我們將對該方案進行詳細解說,敬請期待。
上一條: 影響氫氧化鋁模殼焙燒爐耗能的四大因素
下一條: 鋁合金鑄件用燒殼爐的構造淺識
相關新聞
- 井式退火爐的使用特點
- 臺車退火爐是金屬熱處理爐的一種
- 高溫退火爐的余熱可以進行利用
- 退火爐廠家是由各種型鋼焊接而構成的,它的特點有哪些
- 回火爐廠家的回火爐操作技術的說明
- 回火爐廠家的9條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 井式退火爐安全施工操作規范
- 燒殼爐保養與維護的基本情況介紹
- 回火爐廠家:回火爐的作用與結構
- 模殼焙燒爐與您分享一次性建筑模殼的優勢
- 影響氫氧化鋁模殼焙燒爐耗能的四大因素
- 新井式退火爐爐罐的研制
- 微波加熱式滲碳爐的設計
- 使用回火爐對模具修理的技術分享
- 模殼焙燒爐節能降耗所采取的措施
- 步進底式正火爐部分裝置的裝設
- 側燃式與底燃式模殼焙燒爐不同方面的比較
- 退火爐生產罐裝線材的工藝特點與脫碳質量控制
- 氣態懸浮模殼焙燒爐的節能措施
- 兩種退火爐正火處理鋼材的力學性能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