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退火爐應用反燒法的過程及操作規程
什么是反燒法?在燒煤的技術中,該方法是在燃燒室里面把高溫退火爐的用煤量一次冷態投入,而后于煤層上點火,火焰由上向下進行燃燒,因此也可稱之為“明火反燒法”。
一、反燒法的燃燒過程:
大家道知,煤的燃燒大體分為四個階段∶
1、加熱和干燥。堆在退火爐排上的煤點火后煤粒被加熱到100℃時,煤中水分大量氣化外逸,煤逐漸被烘干。
2、揮發物的逸出和燃燒。當溫度繼續升高時、烘干的煤就干餾出揮發物。它們主要是碳氫化合物及少量的氫氣和一氧化碳,其著火溫度在250~700℃之間。此時當與通入的空氣接觸,便進行激烈的燃燒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并放出熱量。
3、焦炭的形成和燃燒。煤的揮發物整體逸出后,剩下的可燃物是固定碳。當煤粒四周的揮發物燃燒時,就為固定碳著火燃燒創作了良好的條件。固定碳是煤的主要可燃物質,但較揮發物難燒掉。因此,如何創作燃煙條件,關系到煤粒燃燒的完善程度。
4、形成灰渣。固定碳燃燒后,逐步形成了灰渣。
由于高溫退火爐應用反燒法燃燒時,火焰是由煤屋上面往下燒,逐漸完成煤的干燥、揮發。燃燒、燃遲全過程,克聚了正燒(由下往上燒)過程中因加煤周期性造成的冒黑煙嚴重,煤耗高的缺點。反燒法為煤的燃燒創作了充分的混合條件。因此,采用反燒法不僅燃燒整全,還改善了勞動環境,工廠也將此法視之為投資少、工期短、作用好的簡單易行的適用方法。
二、反燒法的操作規程:
1、鋪爐渣。為保護高溫退火爐的爐排、防范爐排漏煤并使風量均勻送入,必須在爐排上面鋪50~80毫米厚的爐渣,爐渣粒度50~100毫米為好、并且要鋪均勻。
2、加煤。反燒法加煤厚度根據工件裝入量的多少面不等,一般為300~500毫米。如果煤層太薄易燒穿,影響反燒成果。如果煤層太厚或細煤太多,則通風阻力增大∶影響燃燒強度。所以,加煤時。要求塊煤懸不少于1/3,煤的塊度為30~100毫米為宜。
3、點火燃燒。當煤層鋪好后,其上再放一薄層刨花、碎木條等引火物,然后從上面點火。由于反燒法使用的煙煤一般含揮發份大于15%,所以創花等引燃后5一10分鐘,此時略開小風。使淋層上表面的煤開始緩慢燃燒,待火苗燃燒穩定后,關好火門,調大風量,進行全風壓燃燒。高溫退火爐燃燒過程中、一般不繼續中途加煤或撥弄火床,通過控制一、二次風量來控制燃燒速度。
上一條: 高溫退火爐監控系統的編程步驟
下一條: 箱式模殼焙燒爐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
相關新聞
- 井式退火爐的使用特點
- 臺車退火爐是金屬熱處理爐的一種
- 高溫退火爐的余熱可以進行利用
- 退火爐廠家是由各種型鋼焊接而構成的,它的特點有哪些
- 回火爐廠家的回火爐操作技術的說明
- 回火爐廠家的9條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 井式退火爐安全施工操作規范
- 燒殼爐保養與維護的基本情況介紹
- 回火爐廠家:回火爐的作用與結構
- 模殼焙燒爐與您分享一次性建筑模殼的優勢
- 高溫退火爐監控系統的編程步驟
- 井式退火爐上位機監控功能的總體設計
- 臺車退火爐組態王和PLC通訊的設置步驟
- 能夠縮短井式退火爐退火周期裝置的工作過程
- 操控模殼焙燒爐的工藝要求及須知
- 淺析立式蒸汽脫蠟釜的結構特點
- 簡談銅管井式退火爐的工藝過程
- 影響模殼焙燒爐應用年限的因素分析
- 增進模殼焙燒爐使用年限的若干策略
- 臺車退火爐抽真空率低及脫碳故障的處理